2012年6月15日

防災文化與開放文化

這幾天隨著災情嚴重,許多同好開始討論災害資訊系統的必要性與效用,也指出了目前的災害防治的缺失。但是,這些討論也觸發了一些想法。

一個是「防災」不是「救災」,然後延伸出另一個:長期的防災資訊是什麼?


讓我們試著把時間軸拉長,看上圖中問號的部份,我們應該公開什麼資料,該怎麼做?目前約略想到三點:

1 明確標示環境脆弱區

包括山地、平原、都市、海邊等。每一種災害發生時──地震、水災等,容易受到影響、發生危害的區域。

2 詳細災害紀錄

例如各地區的淹水紀錄,至少以街道為單位,詳細記載哪一次的災害,哪一條街淹水,淹了多高。

3 資料通路實體化

提供網路以外的資料管道,除了上網之外,民眾可到便利商店、公務機關等地就可以買到、查詢到該地的相關資訊。當真正的災難發生時,沒有網路、沒有電力,再怎麼強大的資訊系統,對於身處在災區中的人來說都沒用。


上面的做法,不需要什麼嶄新的技術,也不用龐大的資金,更不用什麼群眾外包(crowdsourcing)的新概念,卻可以產生非常大的效益。

不,等一下,它有群眾外包的概念,因為這些災害的歷史數據,可都是每一個公民用自己的財產、性命提供出來的。所以我們應該抱持著感恩的心,好好地用它,而不是把這些資料,當成廢料丟在一旁。

如果能好好使用,民眾可於災害發生前得到充份的相關資訊,讓這些資訊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份,並能以此做出對自己來說最有利的決定。(你確定要買每年都淹水的房子?去下雨就會崩塌的觀光景點遊玩?)

並且當民眾了解週遭狀況後,對於住家附近的工程也會更關心:這些工程會降低災害,還是會造成災害?

我們要的是根本上問題來源的改變,而不是把環境弄糟,讓自己身處於危險區域中,然後再花大錢弄一套預警系統,災害發生時耗費資源把人撤出來,把物資投進去,一再地重複這些場景。

台灣要的不是針對每次感冒所打的特效藥,而是長久的身心調養。這次的特效藥,也許其副作用會跟著下次天災一起出來。然而長久、穩定卻有可能無法立即見效的計劃會有多少民眾重視?這樣做會有多少的選票?


最終,還是要回歸血液中的文化。


延伸閱讀:

災害潛勢地圖網站
網路防災的試煉
災情即時網路通報系統的侷限
網路災害防救刻不容緩

----寫在最後----

這種有實際效用的資料,類似交通、犯罪紀錄等:每天什麼時候,哪些區域交通最繁忙;哪些時段、區域比較危險。這些資訊對於本地人或是新來乍到的人,不論是新住民還是觀光客等,都是非常有用的資訊。而且都可以和上面的資訊整合在一起。因為這些資訊都描述著我們生活的空間,讓人可以更深入了解他所處的環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為避免垃圾訊息,留言需檢視後會才會顯示,請見諒。